摘要:据郭姐介绍,饭店制止餐饮浪费的做法也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支持和理解,顾客来点餐的时候,还会主动询问服务员怎么点比较合适,这时劝导员的职责就不是严肃劝导,而是为制止餐饮浪费提供各项便利和帮助。 ...
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生态,总部企业生根近日出炉的首个国家级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厦门以突出综合表现与北京、上海等共同跻身全国15个标杆城市行列。
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看来,扎根厦门发展的10余年,安踏既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引育结合,总部经济赋能在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1.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安踏、特步、九牧王等一批总部企业。微医集团高级副总裁孔祥谱介绍说,在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方面,厦门为数字健康产业业态发展及创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还通过城市更新升级,挖掘发展空间、激发产业活力。谈起当初选择厦门的原因,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直言原因有二,一是厦门提出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要将电子工业发展成厦门的支柱产业;二是为满足戴尔全球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厦门政府专门为戴尔建立一套海关信息管理系统。
2018年11月,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投资20亿元的ABB厦门工业中心启用,成为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之一,不仅服务中国市场,也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产品。正是这样务实、创新、周到的保障,使得22年来戴尔在厦门发展的信念毫不动摇。
近日,厦门再次为提升营商环境加码,重磅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财税支持、人才建设、保障总部企业空间载体、优化金融环境等领域推出20多条措施,多维度、全方位推动厦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厦门坚持一手抓增量,一手优存量,持续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提升总部经济规模效益。发挥区域特有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厦门总部经济正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28年前,厦门见证了ABB首家在华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的诞生,并在ABB中国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在这里设置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总部经济正成为撬动厦门经济新增长点的有力杠杆。同时,厦门还提出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家,总部经济营收和利润均超过全市企业的一半,税收收入达到全市税收收入30%,成为国际知名、海丝沿线和东南沿海领先的总部经济核心区。可以说,优质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厦门吸引全球资本、总部企业的强磁场。科学布局一基地多中心,加快建设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加快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提升观音山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加快推进岛外新兴商务中心建设,形成岛内外联动、产业功能突出、环境生态优美、总部效应明显的总部经济空间布局。
目前,微医集团在厦已新设立2家公司,并购引入1家公司2018年底,创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院联合体的微医集团与厦门结缘,投资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全国统一药械招采平台建设方厦门海西医药交易中心。
科学布局一基地多中心,加快建设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加快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提升观音山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加快推进岛外新兴商务中心建设,形成岛内外联动、产业功能突出、环境生态优美、总部效应明显的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厦门政府积极打造新经济企业发展土壤,以开放包容、有效举措、聚合要素等方式支持新经济企业落地。
2007年,安踏的营运中心落户厦门,那时候我们刚刚上市,市值不到200亿元,现在已经超过2500亿元。正是这样务实、创新、周到的保障,使得22年来戴尔在厦门发展的信念毫不动摇。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公共事务总裁闻佳表示,接下来,阿里巴巴将深化和厦门在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生活新服务、数字城市建设、云计算、数字文旅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厦门成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通过在这里设置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总部经济正成为撬动厦门经济新增长点的有力杠杆。同时,厦门实施三高企业倍增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本土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升级为总部企业,建发、国贸、象屿、厦航等一批本地总部企业崭露头角。以总部经济为抓手,厦门紧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出台促进新经济发展系列扶持政策,启动新经济产业园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生态圈。
这个过程中,厦门将重点发展四类总部企业,即面向海丝的国际性总部企业、东南地区区域总部、职能型总部、成长型总部。近日,厦门再次为提升营商环境加码,重磅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财税支持、人才建设、保障总部企业空间载体、优化金融环境等领域推出20多条措施,多维度、全方位推动厦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ABB的带动下,施耐德、许继电气等相关上下游企业也落户厦门,红相电力、兴厦控电气等一批本土企业成长起来。谈起当初选择厦门的原因,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直言原因有二,一是厦门提出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要将电子工业发展成厦门的支柱产业;二是为满足戴尔全球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厦门政府专门为戴尔建立一套海关信息管理系统。
如今,安踏在这块福地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以厦门为营运基地,辐射全国甚至全球。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看来,扎根厦门发展的10余年,安踏既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此次总部经济发展大会期间,厦门全市共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1135亿元,其中23个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736亿元,涵盖了先进制造业、新基建、民生保障、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1998年,从进入中国伊始,戴尔就选择了厦门并在厦门设立中国总部,是最早布局厦门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发挥区域特有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厦门总部经济正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如今,不仅微医集团、好未来、十荟团等新经济企业的区域总部、职能总部加速落地,阿里、美团、京东、滴滴等新经济头部企业纷纷来厦开拓业务。
总部企业纷至沓来,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度,还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活力,以及产业布局的乘数效应。同时,厦门还提出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家,总部经济营收和利润均超过全市企业的一半,税收收入达到全市税收收入30%,成为国际知名、海丝沿线和东南沿海领先的总部经济核心区。
黄陈宏说,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厦门对戴尔的支持始终不折不扣。如今,在厦门,ABB拥有7家本地企业、3500多名员工。
微医集团高级副总裁孔祥谱介绍说,在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方面,厦门为数字健康产业业态发展及创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还通过城市更新升级,挖掘发展空间、激发产业活力。多年来,厦门坚持一手抓增量,一手优存量,持续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提升总部经济规模效益。
打造生态,总部企业生根近日出炉的首个国家级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厦门以突出综合表现与北京、上海等共同跻身全国15个标杆城市行列。抢抓机遇,发力新经济总部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厦门获得了不少跨国企业、国内知名企业总部的青睐,尤其是一批新经济总部的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可以说,优质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厦门吸引全球资本、总部企业的强磁场。数据显示,去年厦门总部性质的企业营业收入占厦门全市企业营业收入的29.07%,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市企业利润的43.09%,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成为厦门破解资源要素约束,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关键一招。
28年前,厦门见证了ABB首家在华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的诞生,并在ABB中国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此后,厦门成为微医集团投资发展重点区域,作为集团三医联动业务总部,全面布局医疗、医药、医保业务及投资生态,已累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
目前,微医集团在厦已新设立2家公司,并购引入1家公司。2018年11月,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投资20亿元的ABB厦门工业中心启用,成为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之一,不仅服务中国市场,也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产品。
引育结合,总部经济赋能在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1.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安踏、特步、九牧王等一批总部企业。10月23日,厦门总部经济发展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提出,厦门力争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家,成为国际知名、海丝沿线和东南沿海领先的总部经济核心区